中文  |  ENGLISH

首页 > 市场 > 中国 > 查看内容

实施风光水互补开发丨四川发布全国首份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创造需求清单

2020.07.03 来自:碳交易产业联盟




2020年7月2日,在第八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向社会公开发布全国首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双创”需求清单——《四川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创造需求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清单》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挑战,任何地区、任何人都难以独善其身,也不应袖手旁观。步入新的十年,亟需树立底线思维,以创新赢得主动,以创造抢占先机,不断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拓展低碳场景和低碳生态圈。

有鉴于此,《清单》立足四川省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既定战略目标,从全球气候变化本地化影响与风险、城市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管控、脆弱领域和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支撑五个方面,提出30条创新创造需求。其中包括建立“窗含西岭千秋雪”冰川直播平台、研究老龄化进程中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建设光伏社区和村庄、创新甲烷回收利用协同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研发四川盆地和安宁河谷热浪预警预测模型、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搭建温室气体清单智慧生成平台、建立低碳生活一体化服务平台等亮点需求。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应对气候变化“双创”需求清单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打开和激发政府、智库、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创造思路和灵感,引导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迭代发展,更好促进全省低碳转型和达峰进程,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书写低碳中国“天府故事”新篇章。
 
全文:
 
四川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创造需求清单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2020年7月2日·成都
 
气候是人居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挑战,任何地区、任何人都难以独善其身,也不应袖手旁观、无所作为。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影响风险也将进一步放大。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应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升科学认知水平,开展地方、机构和个人层面的气候行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立足实现四川省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战略目标,我们亟需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以创新赢得主动,以创造抢占先机,不断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创造需求清单。

一、全球气候变化本地化影响与风险
 
1.搭建广泛面向社会的气候变化科普平台,传递科学知识,构建多维度、多层面、多组织参与的科普网络。
2.建立“窗含西岭千秋雪”冰川直播平台,动态展现贡嘎山等川西地区标志性冰川监控画面,开展冰川变化教育。
3.定期开展气候变化认知调查,科学构建气候变化公众认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发布调查评价报告。
4.研发适应四川独特人地关系的区域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
5.加强生物多样性立体监测研究能力,动态评估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等旗舰物种的影响。
6.以川西和环盆山区为重点,系统评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开展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
7.开展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监测,研究老龄化进程中气候变化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和公共卫生问题。
 
二、城市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8.滚动开展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二氧化碳梯度达峰研究,因地制宜探索特大型城市、工业城市、资源富集地区、后发地区低碳转型路径,构建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体系。
9.研发能源耦合、氢能和储能技术,深度实施风光水互补开发,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研发新型节能改造技术体系。
10.以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依托,降低光热、光电成本,建设光伏社区和光伏村庄。
11.借助国际国内碳交易、碳中和、碳普惠机制,科学有序开发包括森林碳汇、草原碳汇、湿地碳汇在内的碳减排资源。
12.立足四川、辐射西部搭建一批低碳服务机构,培育高水准碳资产管理机构。
13.研发新一代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降低推广成本,丰富应用场景。
 
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管控
 
14.研发土地固碳减排技术与设备,从旱地、水稻田、牧草地等环节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15.研发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技术装备。
16.按照循环发展思维,创新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畜禽粪便处理与甲烷回收利用协同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
17.研发油气产、运、储、销全流程的甲烷减排综合解决方案。
18.挖掘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碳减排信用产品开发潜力。
 
四、脆弱领域和区域气候变化适应

19.研发城市、四川盆地和安宁河谷热浪监测短期预警和中长期预测模型。
20.按照低影响开发的理念,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21.研发和推广抗逆农林品种,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
22.以山火和山地灾害为重点,搭建灾害监测、预警与响应一体化云平台,增强立体防治能力,科学运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23.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科学保育若尔盖泥炭地。
 
五、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支撑

24.创新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气候变化数据智慧管理水平,立体开展城市群、经济圈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观测和研究。
25.搭建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行政区温室气体清单智慧生成平台,有序推进排放因子本地化。
26.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参与式低碳生活一体化服务平台,丰富和集成碳积分、碳中和、碳普惠场景。
27.完善低碳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搭建开发性低碳技术交易和推广平台。
28.广泛推广碳标签,搭建低碳消费场景,应对新型贸易壁垒。
29.围绕试点示范建设评价、高碳行业排放限值、管理体系建设等开展标准体系化建设。
30.突出低碳引领,因地制宜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法规政策,构建地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相关线下活动:


第十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0(时间待定,中国北京)

第五届光热发电中东北非大会2020(9月9-10日,阿联酋迪拜)


更多光热发电行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spfocus):




提交评论

报告(会员专享)

查看更多+

线下活动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cspfocus2011(微信)

邮箱:csp@cspfocus.cn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沪ICP备2023031859号-2

微信资讯公众平台

在线资讯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