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省“十四五”规划看新能源开发特点
2021.02.20 来自:国能日新
在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做出阐述,其中,“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重点提到,而新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力量,因此从短期来看,“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持续较快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从长期来看,新能源将逐渐从补充电源过渡为主力电源,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而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发展逐渐呈现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开发、“两个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省和示范区建设、氢能及其他储存技术发展等,这一点从各省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足可见到。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包括内蒙古、安徽、甘肃、广东、河北、江苏、河南、辽宁、宁夏、山西、四川、西藏等在内的12个省份明确下达“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目标,累计超过3.16亿千瓦。
新能源大基地、示范基地开发与建设 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多是平价项目,由于规模较大,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因此,在平价大背景下,大量储备大基地项目成为不少开发商企业战略布局中的选择之一。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开发将重回“三北”地区,“三北”区域风光资源相对较好,且靠近“京津冀”电力消纳能力较好的经济区域,在大力推动新能源平价的大背景下,平价示范基地陆续启动。 西北五省和内蒙古是大基地项目重点开发区域。甘肃酒泉作为最早的大基地开发地区,“十四五”期间将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思路,倾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加大平价风光电开发力度,力争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 陕西省“十四五”期间将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陕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推进陕西省能源产业清洁绿色转型升级。 青海在十四五期间,将打造海南、海西清洁能源基地,推进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保护性开发,开展水风光储等多能互补示范,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 内蒙古是目前大基地项目开发建设最多的区域,尤其是风电大基地项目的开发,据不完全体统计,内蒙古已核准的风电大基地项目已超20GW。“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在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推动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在中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也积极开发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未来5年建设一批风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农业设施相结合等不同方式和形态的“光伏+”综合利用平价示范基地和陆上风电平价示范基地。 清洁能源示范省、示范区建设 在新能源高速发展的时代,陕西、青海、河北、西藏等地区纷纷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建成清洁能源示范省、示范区,争做全国新能源建设的示范引领省份。 在“十四五”期间,青海计划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陕西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河北将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西藏计划在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四川加强储能建设以及水风光互补,力争成为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 清洁能源示范省、示范区的建设,对于高质量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 氢能规划建设及储能发展 氢能也是各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广东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大力发展氢能产业,预计到2025年制氢规模约8万吨,氢燃料电池产量约500万千瓦。辽宁、广西、河北、山东、广西、内蒙古等省份的规划中也分别提出发展氢能产业,特别是河北省,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张家口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储能一直是近几年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有十多个省份要求新能源电站配一定比例的储能,但由于受制于较高的技术成本,普遍性的应用目前仍有难度。最近青海发布的相关补贴政策开了先河,对“新能源+储能”、“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中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的省内电网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10元运营补贴。同时,经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在上述补贴基础上再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此前各省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没有针对储能的补贴,本次青海补贴政策的下发对于储能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2020年12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将面临消纳和接入难题。他表示,要解决消纳问题,要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 同时,要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电力调度交易和运行的机制,推动柔性直流输电,局域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加快跨省、跨区的电力通道的建设,发挥大电网综合平衡的能力。
来源:国能日新
相关线下活动:
第十一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0(2021年3月,中国北京)
更多光热发电行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spfocus):
相关阅读
换一批提交评论
报告(会员专享)
查看更多+-
玉门鑫能 50MW二次反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报告(仅限会员)
玉门鑫能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于2016年9月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7.9亿元。该项目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创新型二次反射熔盐塔式技术的商业化电站。
-
乌拉特中旗100MW导热油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更新时间:2022年7月报告长度:9页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共安装375条槽式集热回路,一套满足10小时发电储能装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5亿度。1. 项目概述(P2)2. 项目关键数据(P2-3)3. 项目特点(P3)4. 项目重要时间节点(P4-5)5. 项目表现(P5-6)6. 主要参与企业 6.1 开发商--内蒙古中核龙腾新能源(P6) 6.2 投资方/电站EPC--中国船舶重工新能源(P6
-
中电建青海共和 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之一,配置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
-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是鲁能海西格尔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项目的关键项目,该项目占地约6400亩,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线下活动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2
2022年05月26-27日 北京
-
第十一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1
2021年10月28-29日 北京
-
第十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0
2020年10月22-23日 北京
项目信息
查看更多+-
玉门鑫能50MW二次反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
-
乌拉特中旗100MW槽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槽式
-
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
-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