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推广,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的利用
2021.05.12 来自:新华网
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占比近60%。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转型在交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成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2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汇聚行业专家、新能源车企和科技企业专家,共同探索绿色交通与能源转型的发展路径。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称,“十三五”以来,我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规模42.2%。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发利用,特别是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推动交通能源低碳转型,共同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空间十分广阔,意义十分重大。
他建议未来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的推广应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就地利用与外送消纳并举”的发展方式。而当前土地因素已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在中东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公路沿线边坡、服务区、加油站等区域具有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具备开展“光伏+”等新能源分布式开发和就近利用的有利条件。
二是推进电动汽车的融合发展,是破解当前消纳问题的重要措施。未来随着电动车汽车应用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功率将十分可观,通过管理,将分散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整合,通过市场交易,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充放电匹配,实现车电互联,将大大提高交通领域的新能源占比。
三是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的利用。氢能作为零碳清洁的能源载体,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是清洁制氢的重要路线,也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降低,要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产业发展,提高交通领域的绿氢比例,在现代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也可以重点开展能源化工绿氢替代。
相关线下活动:
更多光热发电行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spfocus):
相关阅读
换一批提交评论
报告(会员专享)
查看更多+-
玉门鑫能 50MW二次反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报告(仅限会员)
玉门鑫能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于2016年9月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7.9亿元。该项目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创新型二次反射熔盐塔式技术的商业化电站。
-
乌拉特中旗100MW导热油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更新时间:2022年7月报告长度:9页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共安装375条槽式集热回路,一套满足10小时发电储能装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5亿度。1. 项目概述(P2)2. 项目关键数据(P2-3)3. 项目特点(P3)4. 项目重要时间节点(P4-5)5. 项目表现(P5-6)6. 主要参与企业 6.1 开发商--内蒙古中核龙腾新能源(P6) 6.2 投资方/电站EPC--中国船舶重工新能源(P6
-
中电建青海共和 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之一,配置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
-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仅限会员)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是鲁能海西格尔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项目的关键项目,该项目占地约6400亩,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线下活动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2
2022年05月26-27日 北京
-
第十一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1
2021年10月28-29日 北京
-
第十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0
2020年10月22-23日 北京
项目信息
查看更多+-
玉门鑫能50MW二次反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
-
乌拉特中旗100MW槽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槽式
-
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
-
鲁能海西格尔木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中国,已运行,塔式